安全阀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安全阀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诏安县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

发布时间:2020-07-20 15:52:56 阅读: 来源:安全阀厂家

地处福建最南端的诏安,素有“福建南大门”、“漳南第一关”之称。改革开放30年,诏安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破解发展难题,从创办“边界市场”到全省第一个县级开发区,从省边界贸易试验区到率先实行“无费区”管理制度,从原来的“省尾”到现在的海西对接珠三角前沿平台,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创新,走出了一条个性鲜明的区域合作共同发展之路。   探索:从边界市场到开发区

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风起云涌,上个世纪80年代初,与诏安毗邻的汕头经济特区依靠发展商品贸易,经济迅猛发展。诏安这个传统农业县为摆脱落后面貌,开始探索与潮汕开展经贸协作。1987年该县在闽粤边界创办“边界市场”,成为开展省际边界贸易的“试验田”和对外开放的窗口,这可以说是大胆创举。1988年,经省政府批准,“边界市场”改为“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”,成为福建省首批县级开发区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诏安成为省政府确定的5个省级边界经济贸易试验区之一,享受边界经济贸易试验区优惠政策,实行单列管理。

开放的市场为诏安赢得发展空间。诏安大宗农产品如青梅、芥菜、灰鹅等源源不断销往广东,农民告别农产品卖难的历史,大批劳动力向潮汕、珠三角转移,而以建材、服装、日用品等为主的粤货也源源不断地进入诏安市场,或经诏安流入八闽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末,“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”更名为“诏安县闽粤边界开发区”,在漳州市县级开发区中第一个被确定为省级开发区。此举昭示着诏安对外开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。为凸显招商优势,从2000年11月开始,该县在全省首创“无费区”管理制度,取消开发区内企业所有行政收费项目。“无费区”管理制度实行第一年,开发区就引来23个项目,其中包括填补我省空白的“CDR”光盘等投资大、科技含量高的项目。

发展:从边沿走向前沿

2004年,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号角吹响,省委提出“延伸两翼、对接两洲”。一时间,一直被戏称为“省尾”的诏安从“边沿”跃为“前沿”。通过按照“路网对接、营运双向、交流融汇、提升边贸”的思路,积极打造对接平台,诏安逐步把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、人文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、项目优势、创业优势,拓宽了发展平台和交流渠道。

除了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8条通往广东的等级边界公路,加上已有的沈海高速、国道324线等,使诏安跨入珠三角、港澳“半日经济圈”,诏安县还整合工业园区,进一步完善配套调入,形成诏安工业园区、金都工业园、梅岭临港工业园等三个龙头园(区),提升项目承载能力,吸引一批投资额大、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越过粤边界落户诏安。仅去年以来,全县共承接燕丰水产、华高电源、动力宝电源等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44个,总投资26.4亿元,占全县新引办项目总投资的56%。

提升:从传统边贸走向产业对接

随着海西战略的推进实施,将闽粤协作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,实现合作共赢已成诏安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。

如今,诏安与广东的合作,已不再局限于两地交界处的传统贸易,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上的协作,从传统的边贸走向产业对接。今年以来,诏安县先后引来了投资9980万美元的鸿鹰船舶修造项目等重大项目,推动诏安临港经济招商引资从“小而杂”向“大而精”转变。同时,经过对接、升级,诏安传统工业也得到壮大、得到提升。青梅产业种植基地向青梅生产出口基地的转变;规模工业从无到有,规模从小到大,目前全县规模工业总数已达125家。海洋渔业从捕捞、养殖向加工出口转变;纺织服装业初步形成服装织造、漂染、机械制造等纺织服装产业链;电子科技、生物制药、船舶修造、机械装备等新兴产业不断形成、聚集,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发挥,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。

如今,从广东进入诏安的已不仅仅是资金,还有人才、技术、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。去年“6·18”上,诏安的四海食品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对接,引进传统低能量化成套技术,开发出无糖低能量高纤维的青梅月饼,仅此公司产值就提高了4倍。诏安还以珠三角为跳板,走出省门、走向世界,将合作领域扩大延伸到台港澳和东南亚。在今年的“9·8”投洽会上,该县签约外资项目7个,总投资6233万美元,而港资项目就占了6个,其中由香港中泰公司投资的化工产品生产项目,总投资2768万美元。

⊙陈惠强沈丽煌沈乾生

go分布式框架

php基础框架

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战